上海交通大学: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服务 助力英才成长
发布日期:2021-06-30 10:04:35   阅读数:688

作为首批参与开展“英才计划”工作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以兴趣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的培养理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项目培养模式。



创新英才招生宣传形式


2020年,学校创新性筹备拍摄“英才计划”校内宣传短片,宣传片拍摄耗时2个月,通过实景拍摄全方位展示了培养学科的实验室、图书馆等校内资源,录制了导师寄语、学生感悟等,宣传片通过新媒体形式在疫情期间更丰满直观地展示交大“英才计划”的培养过程,在中学生中得到良好的反响。此外,学校每年面向全市中学生进行项目宣讲,举行线下师生见面会。在见面会上设置学生赠花和导师赠书环节,加强了拜师仪式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集中资源优化管理服务


管理精细。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以分管本科人才培养副校长为组长,副教务长兼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的管理小组。校内由教务处负责项目的正常运行,上承中科协、上海科协英才计划管理办,下启五学科院系、导师组,对接校内相关服务机构和部门做好英才项目的管理服务工作。为保障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教务处配套了项目相关培养经费,推动院系对项目的认知和对导师的工作认定;名师集聚。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有10位高层次人才担任“英才计划”学员导师。为了更好地协助导师指导学生,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导师推荐,为每个项目落实了导师科研团队中具有丰富学生指导经验的35位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执行导师,搭建起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师资梯队。同时,每个学科还配备了至少一名研究生学长(学姐)做好平时的联络沟通工作;资源丰富。学校为“英才计划”学员配备校园一卡通,真正享受超本科生待遇。凭借一卡通,英才学员可尽情享用食堂、游泳馆、运动场等硬件设施,对图书馆、实验室、讲座、论坛等学术科研资源触手可及,可以充分感受大学生活,领略名校风采。自2019年起,夏季学期课程向英才学员开放,享有与本科生同等选课权限,凡全程参与课程并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正式学分,并在升入上海交通大学后直接认定为本科学分。疫情期间,学校开放致远学院(“拔尖计划”学院)的INS沙龙线上讲座,提供英才学生线上学习的平台。

微信图片_20210630100456.png

生物学科组会


形成交大特色培养模式


作为首批参与开展“英才计划”工作的高校,上海交通大学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以兴趣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的培养理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项目培养模式。一是执行导师制。根据导师推荐,请导师科研团队中具有丰富学生指导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执行导师。执行导师既是导师的助手,也是学员的向导,实践上该模式很好地克服了学员和导师在时间上难以同步的困难,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二是实验室组会制。从师生见面会时,学校就要求会后各学科导师团队带领学员走进实验室,像计算机、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都定期开展实验室组会,让中学生与实验室的硕博生交朋友,形成朋辈互动和教育。三是重点关注制。关注两极,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助推,对于停滞不前的学生进行鼓励。比如首届学员姚悦,由于其研究项目的学科交叉性,学校先后邀请三个不同学员的教师对其项目提供指导和帮助,他后来在第6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上斩获计算机学科一等奖,获得了小行星的命名。2019级学员蒋骋昊,他受家人影响对医学充满兴趣,学校在前期帮助他选择化学学科作为研究方向,师从陈接胜导师,在各类活动中也向他推送相关信息并进行推荐。通过英才项目支持他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并获得了科学家大咖的认可。对于项目停滞不前的学生,学校也积极跟进,例如2020级学员詹有丘同学,他的研究想法与执行导师的想法产生了较大冲突,并且求教态度也出现了一定偏差,学校得知此情况后积极介入,与执行导师、学生本人、上海市管理办公室都进行了沟通,最后该同学的项目得以顺利完成。四是定期研学制。学校协同上海市管理办公室开展“英才计划”必修课活动,让学员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定期走进大学课堂。在实践层面组织学员参观学校学生创新中心,开展VEX机器人编程课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此外,鼓励各学科开展学术活动,比如生命学科每年带领学员参观科普基地,参加学术沙龙论坛和野外调查等,大大提升了培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