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营】华东师范大学|燃情科技梦,点亮青春时
发布日期:2022-07-18 13:53:53   阅读数:798


  7月18日,万众期待的高校科学营华东师大分营拉开帷幕。来自新疆、安徽、广西、云南、山东、贵州、天津、西藏、香港等地的200名优秀中学生共聚云端,正式开启在华东师大的科技探索之旅!开营第一天的活动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上海新时尚、昆虫的采集、分类和标本制作及主题为“万物无穷,元素有序”的名家讲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上海新时尚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教授聚焦于上海垃圾分类的新时尚,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为营员们介绍了为什么垃圾分类变得这么重要、为什么要进行四分类、为什么要进行干湿分离、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以及垃圾分类新风尚在何处等问题。在讲解“湿垃圾十宗罪”的知识点时,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动手小活动,鼓励感兴趣的营员们计算自己家与垃圾相关的数据,并思考垃圾分类的作用。讲座结束后,张老师还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要求营员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垃圾现象,制作一个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小视频,时长为90秒。在课后的交流提问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积极提问,结合自己家乡的垃圾治理现象涌现出许多奇思妙想。
张勇老师为营员介绍上海垃圾分类新风尚

  来自生态与环境科学院的张颖教授首先介绍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体现出的毒理学相关问题,说明环境毒理学这一看似“神秘”的学科实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向营员们进一步打开环境毒理学的大门,张老师从化学革命与毒理学的发展历史谈起,重点讲述历史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及1962年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的出版这一里程碑事件,展现了各种污染和毒害的发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张老师的讲解不仅引经据典,还能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课堂变得生动趣味,如在介绍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时,张老师展示了用计算机进行析“毒”的过程,让营员们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
张颖老师为营员们解析环境毒理那些事

张颖老师为营员们展示计算机分析过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是我们始终要重视的问题。”在听过两位老师的讲解后,来自山西的吴佳静这样说。两位老师的分享带给营员们的收获不仅在于增长知识与拓宽眼见,还在于激发营员们对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少营员表示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倡导和践行环境保护理念,这也正是本场讲座的精神主旨所在。

昆虫的采集、分类和标本制作

  昆虫世界多姿多彩,奥妙无穷,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昆虫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揭开昆虫世界的神秘面纱,带领营员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华东师范大学分营举办了“昆虫的采集、分类和标本制作”活动。

  活动伊始,为了确保营员们顺利完成本次活动,何祝清老师向营员们介绍了本次课程的时间安排、作业提交和评优标准等事项。

何祝清老师向营员们介绍课程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何祝清老师在直播教学中介绍了昆虫和昆虫学的定义、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昆虫学的内容和范围。在讲解完昆虫相关的理论内容后,何老师又指导营员们掌握昆虫的采集方法,并将标本制作的过程总结为“还软、扎针、整姿、脱水、去针、标签”六个步骤,让营员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掌握昆虫标本制作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标本制作。
何祝清老师介绍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

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的营员们集体观看

  介绍完毕,何祝清老师让营员们按照计划在高校科学营网站上根据视频和PPT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视频详细介绍了昆虫的采集、分类和标本制作,教学内容干货满满,精彩有趣。另外,何老师还展示了往年营员们的优秀标本作业,并讲解了作业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要求作业包含标本照片、采集信息和昆虫类群等基本信息。针对因为疫情、天气等特殊原因不能外出的营员们,何老师提出营员们可采用网络图片来代替线下制作的标本,但要注意识别网络昆虫图片的正确性。
  讲座结束后,营员们纷纷交流自己的收获,这次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各种昆虫的相关知识。来自贵州的黄竞慧说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昆虫种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不仅知道昆虫种类,还知道网络上许多昆虫图片有一定虚假性。”山西的吴佳静也提到:“之前一直对昆虫类的生物感到恐惧,现在了解了更多知识后对昆虫也有了全新的态度,本堂课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范围,同时也燃起了我对全新领域的认识!”
营员们在课后采集昆虫

  通过这次活动,营员们了解了各种各样与昆虫相关的知识,学习到了昆虫采集和标本制作的方法,并在讲座结束后投入到实践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增进营员们对于昆虫世界和自然科学的兴趣,对未知的世界保持好奇心,并在不断地探索中保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名家讲坛——万物无穷,元素有序
  为让营员们感受大学多元的专业,体验自身多样的可能,下午科学营安排了主题为“万物无穷,元素有序”的化学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担任此次“名家讲坛”的主讲人,让营员们沉浸到化学元素的世界中,感受化学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姜雪峰教授阐释了何为“万物无穷,元素有序”,即世界万物虽然具备多种形式,都能归入化学的“藏宝图”——元素周期表之中,从而由无序变得有序,启迪营员们从化学视角来认识物质世界。姜雪峰教授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今生”,首先从元素周期表的概况谈起,又讲述了元素周期表的“前史”,介绍了历史上为元素周期表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介绍完整体情况后,姜雪峰教授又分别重点介绍了碳、氢、氧等元素的发现及其现实应用,揭示了“元素与生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讲故事的方式印证人类生产生活与化学元素的息息相关。讲座最后,姜雪峰还介绍了自己与硫元素的“不解之缘”,作为硫元素代言人,姜老师及其团队的成就也展现了中国科学为世界作出的贡献。
“万物无穷,元素有序”的名家讲坛

姜雪峰老师作为硫元素代言人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上海新时尚,到昆虫的采集、分类和标本制作,再到与名家面对面交流,感受化学的无穷魅力。营员们在感受科技的无限可能中,也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纯真的友谊。经过一天徜徉在科技世界的时光,关于科学营的精彩仍在继续,营员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继续探索绿水青山之路,发现科学领域的广阔世界!

供稿/华东师范大学分营